閒聊NCAA:Michigan,重返榮耀的準備

開始觀察Michigan,應該是從去年度Final Four的冠軍戰 - Villanova vs Michigan。

當時單純是想看Villanova的Mikal Bridges,在電視有限的轉播次數中,他展現了相當不錯的3D雛形。

至於Michigan,是意外的邂逅,除了Moritz Wagner在冠軍戰的多元進攻手段外,另外一名球員Jordan Poole意外地進入我的眼簾。

Jordan Poole的存在就很特別,6-5吋、195磅,算是相當不錯的2號位硬體條件,這位來自Milwaukee的大一新鮮人,並沒有在這兩年的Draft名冊中出現,但在這場冠軍戰中,上半場他就有上場,並用一記左側試探步後右切得手,很俐落的腳步!

請繼續往下閱讀

Michigan由於在進攻端上還有其他資深球員,像是Charles Matthews,因此Poole並沒有獲得太多球權,但還是能在有限的畫面中看到他不錯的運動能力,儘管也會有切入太深導致自己無法順利出手的窘境,可是新人能有這樣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冠軍賽,代表球隊在競逐最高榮譽時,並沒有忽略人才養成。



而進入2018 – 2019年,Michigan持續為了重返Final Four而繼續努力。

今年Michigan在增加了優質的新鮮人 - Ignas Bradeikis,在鋒線上有了較多的選擇,這位6-7的前鋒,走位的意識相當好,左手的慣用手,讓他整體的風格像是NBA爵士隊的Joe Ingles,新的生力軍加入後,亦稍微填補了Moritz Wagner畢業後留下的得分空缺。

上賽季Moritz Wagner在時,能夠有效的自主進攻,甚至在高位還能做很多策應及小組配合,但本賽季Moritz Wagner畢業後,目前頂替上的內線球員都是做為掩體跟接球點居多,可應用的小組配合又少了一些。

根據SRCBB這個網站的數據庫,Michigan在大項數據中都是中後段,甚至在幾項進攻數據中排名更是倒數(像是3PAr,三分球嘗試出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項目

數據

排名

3PAr

0.283

352

TS%

0.465

350

AST%

43.6

335

STL%

5.9

353

BLK%

8.9

190

Pace Factor

65.8

330

TRB%

49.2

199

在Youtube的球賽影片中,可以看到Michigan相對於三分線是比較相信中距離及內線的出手,這也代表著球隊進攻的走向。

尤其是Jordan Poole,在進入大二後,上場時間及球權比例增加,開始能觀察更多面向。

●在防守端上,對位與換防都做得很紮實。

●進攻端彷彿有回到過去得分後衛持球在中距離展開進攻的方式,急停跳投、切入轉身、拋投等各項技藝完備,甚至利用自己的威脅性,透過擋拆和給小球讓其他球員獲得良好空檔。

經過短短的一個球季就有這樣的進步,很期待他未來的發展!



但是,以現今的籃球注重得分期望值/效率值來看,Michigan是往天平的反方向走。

而這樣的狀態,球隊依然能保持前半段的名次,跟球隊一項數據有絕對的關連 - Scoring Defense,在球隊緩慢的半場陣地戰中,利用快速且正確的換防有效的控制住失分,平均每場僅58.2的失分,可以在聯盟中排到第三名!

對於Michigan可以保持這樣的狀態,並在主力內線畢業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佩服球團及球員的努力!

大學籃球迷人的地方,就是看著球員慢慢成長,筆者認為,因為大學籃球也被賦予建構球員基礎觀念的意涵,團隊的細節是大於個人的技巧展現,而球員純粹對籃球的熱情,讓每一波攻守都充滿著張力!未來會觀賞更多的比賽,也期許自己能分享更多不一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