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群島發生暴亂 中國大陸是造成分裂的原因之一?

索羅門群島曾是二戰中的重要戰場。在該國瓜達爾卡納爾島進行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繼中途島海戰之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又一次戰略性的巨大失敗,也是日軍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現如今,索羅門首都霍尼亞拉就位於瓜達爾卡納爾島北部海岸。

1978年7月7日索羅門群島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該國人口數量約為70萬,以美拉尼西亞人為主,但也有波利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華人和歐洲人居住在那裡。索羅門群島西南距澳洲1600公里。澳洲也是該國最大的援助國。

此次暴亂中的絕大多數抗議者來自於索羅門群島最大省份馬萊塔(Malaita)省。馬萊塔是該國第二大島嶼,也是人口數量最多的島嶼。馬萊塔省一些人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和首都霍尼亞拉尋找就業機會激起族群間的緊張關係,並最終引發了動亂。

20世紀90年代後期,瓜達爾卡納爾島土著居民發起了一場暴力和恐嚇運動,要把馬萊塔移民趕出該島。在這場衝突中,馬萊塔移人組建了反叛組織馬萊塔鷹部隊(Malaita Eagle Force)保護自己,最終導致霍尼亞拉政府在1999年宣布了為期4個月的緊急狀態。

澳洲和新西蘭拒絕了索羅門政府的救援請求。隨著索羅門警察內部的族群分裂,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法律和秩序崩潰了。

2000年馬萊塔鷹部隊反叛分子曾綁架過索羅門總理巴塞洛繆·烏盧法阿盧(Bartholomew Ulufa’alu)。烏盧法阿盧雖然也是馬萊塔人,但是反叛分子們認為,他為馬萊塔人做得不夠。

烏盧法阿盧最終宣布辭職以換取人身自由。梅納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還是出任總理。

中國在索羅門群島最新一輪動亂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中國是造成索羅門群島社會分裂的另一個誘因。索羅門現政府支持北京政府,而馬萊塔省的領導人則支持台灣。

但是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policy)太平洋島國外交政策專家普萊克(Jonathan Pryke)分析指出,索羅門群島動蕩的根本原因是幾十年來社會結構遭到破壞所導致的:島嶼間、族群間的緊張關係,瓜達爾卡納爾島和馬萊塔之間缺乏資源共享,普遍存在的貧困現象和青年人當中的高失業率。

他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導火索,但這並不是主要動因。」

他補充說:「我相信,馬萊塔人肯定對台灣有著一定程度的感情,但是這只是他們表達對索羅門政府不滿的一種方式。」

普萊克說,2019年索羅門轉為同北京建立邦交關係是否能在經濟上受益,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索羅門群島關閉了邊境,這也限制了中國在該國的投資和其它經濟活動。

2006年4月15日,索羅門群島舉行議會選舉,反對派認為選舉舞弊,最終引發抗議騷亂。首都霍尼亞拉街面出現多起打砸搶事件,多數華人店鋪均被焚毀,華裔僑民亦遭受嚴重暴力襲擊。

普萊克說:「索羅門華人社區非常脆弱,因為他們缺少傳統意義上的支持基礎。華人在索羅門沒有部族和家族,沒有辦法讓他們同這種社會動蕩之間實現一定程度的文化隔離。」

澳洲如何被卷入其中?
2017年,澳洲和索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條約。這份條約為在索羅門發生重大安全挑戰時,澳洲快速向其派遣警察、軍隊和相關文職人員提供了法律依據。

周四(11月25日),澳洲利用軍用運輸機向索羅門派出100多名警察和軍人協助當地平息暴亂維持治安。

另外,澳洲領導的維和部隊從2003年到2017年間一直駐守在索羅門群島。

維和部隊到來前,索羅門群島在族群和內亂衝突中深陷5年,國家近乎崩潰。

澳洲和索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條約時雙方都認識到,造成索羅門國內動亂的因素依舊存在並對為未來的發展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