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不宜燥熱!台灣中醫:飲食應注重增加免疫力、補腎養肺為主

今(7)日是立冬,表示冬季來臨,氣溫要開始變冷,許多人習慣隨著節氣變化準備進補,中醫師表示,立冬進補不宜燥熱,飲食養生以增加免疫力、補腎養肺為主。此外,國健署也提醒,除忙著溫補養生外,民眾更應注意「保暖」,特別是高齡者別輕忽低溫或溫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中央社引述中醫師吳明珠說法,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要歸避寒冷。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習慣在這一天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但立冬進補不宜過於燥熱,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和甘潤生津之品,如烏骨雞、鴨、核桃、銀耳蜂蜜、蓮藕等。




在飲食方面以增加免疫力、補腎養肺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立冬之後也可適量吃些藥膳如四神湯、蟲草燉鴨湯、蘿蔔排骨湯、花生紅棗粥、黑芝麻糊等。此外,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增強身體抵抗力。

吳明珠說,立冬後也重「睡補」,盡量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有利陽氣潛藏,成人最好在晚上11時以前入睡,小孩則不要超過晚上9時入眠。

中醫也有一句話是「冬日曬太陽,勝似喝參湯」,吳明珠說,白天上班容易疲憊,晚上睡覺手腳冰涼,暖不熱被窩,這些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補陽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曬後背,可利用有太陽的時候多散步、或在辦公室靠窗位置多曬太陽也可。

吳明珠解釋,因人體後背是多條經絡必經之路,後背經過陽光照拂,背暖和了經絡也暢通,陽氣變足,有助消除疲勞、晚上睡眠品質也會更好。

立冬後氣溫變化大,有時候無風溫暖,可是一旦遇到強冷空氣南下,早晚降溫可接近攝氏5度以上。國健署提醒,中部以北民眾應注意「保暖」,可採洋蔥式穿搭法對應溫差,適時增減衣物,外出戴帽與圍巾以避免著涼。

而長者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提醒65歲以上長者,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千萬別輕忽低溫或溫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出現徵兆儘快就醫 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對於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血壓監測、定期回診、避免菸酒和飲食控制外,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