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罷免案空戰失靈 綠營幕僚分析:陳柏惟在地組織嚴重不足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成為史上第1個被罷免的立委,在這4466票的差距之下,其實每個因素都是重點,其中選區結構其實才是關鍵。有著許多遠大理想的陳柏惟很感人、很能煽動人心,當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支持、應援,但對於極度傳統的選區來說,多數選民不會要一個滿口理想的年輕人,只希望家裡門口的路燈壞、水溝不通時,可以迅速被解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同陳柏惟與團隊不斷想要營造給外界的訴求,「這個選區有著恐懼、不自由」的印象,當然要說有人感受到恐懼、受到壓力一定不會沒有,但比較尷尬是,當習慣原有勢力的人是多數時,甚至更多的民眾會覺得「對,你是外來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陳柏惟反而被排擠,一再打恐懼牌當然能催出票源,但也反而會變成能逆轉獲勝的阻力。
陳柏惟在最後階段的「苦行」確實感動很多人,也獲得很多聲援,但連續走10天、100小時的觀念,在一開始給人的新意消失時,後來的效果也有限,甚至被質疑「過去怎麼不走、現在才走」的耳語,就又難以澄清。同時,不斷走路的過程,反而卡住很多該做的事。在走路路線安排上,一開始甚至走不少杳無人跡的地方,沒有與民進黨在地組織進行協調、動員,即便網路聲量高漲、不少外地聲援群眾,但總是差之毫釐,卻也造成失之千里的結果。

20211021-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黃信維攝)
立委陳柏惟(前排左三)在罷免進入最後階段時「苦行」。(黃信維攝)
陳柏惟將最後階段全部賭在「苦行」,據悉也讓整體戰術、策略要調整時「卡關」,有些臨機應變,需要臨場切換的反應,都因為許多台灣基進最重要幹部也一同陪走,「處理真的慢了」。整體來說,只要是陳柏惟確實是票房保證,網路聲量很強、直播很多人看、全台灣來應援的群眾很多,但面對在地對手綿密組織時,有些被視為是謠言、抹黑的說法,卻也永遠打不入,更沒辦法有效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