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超商店員遭刺奪命,學者教你「遇職場暴力如何自保?」

桃園蔣姓男子疑未戴口罩與龜山區超商葉姓店員爭執,涉持刀刺殺,中正大學犯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鄭瑞隆說,實聯制、戴口罩已是生活常規,常見為此類事跟店員不愉快,但會持刀攻擊,恐怕本身情緒控管或承受壓力,才造成爆發,建議面對職場暴力不要激怒對方、也不要被激怒,見不妙先保護自己。
鄭瑞隆說,此案相關細節資訊仍不足,行凶的顧客心理狀態不得而知,也不清楚當下對話情境,但「沒戴口罩起口角」「持刀刺殺店員」應是兩回事,凶嫌極可能有些情緒控管、心理健康等問題,或承受很多壓力,造成爆發點,確切原因待釐清凶嫌身心、事發對話。

鄭瑞隆認為,常見職場暴力包括警察、醫護人員、監所等,因工作內容與民眾容易有爭鋒相對,例如醫療人員要救人,家屬質疑動作太慢而口出惡言、毆打;此案是商店從業人員與顧客之間,不過實聯制、戴口罩成生活常規,店員本來就可以提醒、甚至糾正,衝突會升高至刺殺,相對少見。

鄭瑞隆指出,店家不可能阻止客人上門,可針對衝突因應做教育訓練,讓店員學習觀察蛛絲馬跡,一發現口氣態勢不太妙,要懂「避害」,躲儲藏室或辦公室求救,甚至建置快速連接轄區派出所通報系統。類似提醒客人戴口罩、掃實聯制,業者也可練習如何講述會比較好聽。

前幾年針對醫療暴力已加重刑責,來保護醫護人員,商家也恐遇不定時炸彈,是否修法保護?鄭瑞隆說,超商、商店不是特定行業,訂法規有難度,目前回歸一般刑法傷害罪、殺人未遂、殺人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