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苦勸沒用 台積董座曝美這動作惹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6日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晚宴的演講,表達不認同台灣半導體赴海外設廠看法,呼應當初在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記者會強調,雖然不認同各國半導體自給自足趨勢,但還是要出來說話,不然情況失控,會發展到相當可怕的程度。事實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日前受訪也指出,英特爾認為在亞洲生產晶片導致供應鏈緊繃是錯誤說法,甚至面對台積電赴海外設廠,也坦言是客戶的政治動作。

張忠謀早在2019年11月、同時也是退休後的首場台積電運動會上亮相,提到台積電在平和時期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就好,但在亂世之下,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張忠謀也在晚宴談起,台積電面對近期的地緣政治持續變動,台積電的地位只會愈來愈重要,近來半導體短缺嚴重,但這個情況終究會緩解。

張忠謀指出,以台灣為總部的半導體業可以很有競爭力,但去歐美設廠會有很大的挑戰。張忠謀表示,從美國來台灣之際並沒有帶班底,當時在德儀的老同事認為這樣很難做事,但因為在台灣製造生產的良率優勢,讓他能向國際客戶交代,台積電技術導向的客製化產品很有競爭力,讓台灣變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張忠謀認為,這個競爭力僅限於在台灣營運,因為成本過高、海外管理不可能如過去美國管理海外機構的權威,台灣管理者不可能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廠區管理,如同英特爾一樣好,台灣營運是保持競爭力的唯一選擇。

張忠謀表示,過去幾十年,美國和亞洲許多公司多因全球化和自由貿易而發達成長,現在全球不再是平的了,半導體多了很多競爭者,對亞洲、全球半導體業者都是挑戰。至於英特爾在美國設廠,直言不一定做得到低成本的半導體供應鏈,就算花數千億美元,也不可能架構起半導體產業,反而讓成本上升,台積電會以台灣為總部會一直發展下去。

劉德音今年5月接受美國電視台專訪時,回應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於3 月上任接受 BBC 採訪,聲稱亞洲生產太多晶片的說法,才導致半導體供應鏈出現瓶頸,劉德音認為,目前是因為疫情問題,並非製造地點在哪。

據今周刊報導,劉德音受時代雜誌採訪表示,台積電決定赴美建廠來自「客戶的政治動作」,認為半導體在地化,也不會增加供應鏈韌性,甚至會降低。劉德音建議,美國與其追逐半導體在地化,應該將資金投入具有前瞻性的技術開發,包括系統設計、AI以及量子運算等。

財訊曾報導,張忠謀受訪提到,台積電赴海外設廠,正與他所說的方向背道而馳。但張忠謀表示,台積電做的事情是目前需要的事,中間沒有任何衝突,他說明全球化分工是應該要做的理想做法,雖然現在各國趨勢是要自給自足,但還是要及時提醒,情況可能會發展到相當可怕的程度。

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今年上半年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超過90%最先進半導體製程都在台灣生產。美國要花費3,500億~4,200億美元,才能夠打造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大陸投資成本便宜近半,約1,750~2,500億美元。假使這些成本全部轉嫁給客戶,晶片價格可能要貴上35%~65%不等。(中時新聞網 呂承哲)